送走仁多利吉,林丰决定不再等待副统军张恩易。
随即下令,全军拔营,往洪庆湖方向行军。
整个清水军部队分为两部分。
重甲营和李东来的轻骑营,仍然原路返回答杜尔城,以防铁真人反扑。
林丰只带了林巧妹的远程攻击营,押运了各种物资和俘虏,去往洪庆湖工地。
沿着洪庆湖往南偏东方向,一路延展,建起了无数简易工房。
这里有上万民夫参与了水渠工程施工。
这种看上去整齐干净的简易工房,也是根据林丰的思路进行设计制作的。
是用木质材料,将四个角的立柱和屋顶,提前制作好。
墙面木板和门窗,也是提前预制的。
只需用马车拉到目的地,清理好地面,不用半个时辰,就能安装起一间工房。
参与整个水渠工程建设的人员,分了四个层次。
第一个层次,是两个水利专家,掌控整个工程的策划和实施。
第二层次,便是施工头目和技术人员,他们掌握着工程具体施工方法,指挥民夫如何施工。
第三层次,是具体下苦力干活的民夫。
第四个层次,便是那些被抓过来的俘虏,包括黑巾军和鞑子。
下苦力干活的民夫,是管吃管住还有工钱可拿,干完活,还可以凑到一起玩耍。
而那些被抓来的俘虏,虽然每天干着与民夫同样的活,却只管吃住,也没有自由。
负责水渠工程安全的,是府城孙杨派过来的一支千人队伍。
重点看管俘虏,监督他们干活。
军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,就是防范四周的西夏村民捣乱。
洪庆湖四周的乡镇村落,大多是靠打鱼为生的渔民。
对于大宗镇西过来开渠引水,意见很大。
一旦引水成功,洪庆湖肯定水位下降的厉害,对于他们渔业资源,影响很大。
所以,四乡八邻的渔民,经常组织起来闹事。
干扰水渠工程顺利施工。
边城派过来的守将叫计付成,是个千夫长,三十多岁的高大汉子。
毕竟属于两个国家,对于附近的渔民闹事,只能采取驱赶恐吓的手段为主。
不敢闹出人命。
今天赶跑了他们,过两天又来搞破坏。
让计付成十分头疼。
接到林丰要来洪庆湖的报告,计付成十分高兴,终于有了主心骨。
两个水利专家和计付成陪在林丰左右,一边沿着开挖的水渠走,一边交谈。
林丰没有弄出水泥,水渠只能用石块堆砌,工程量和石料用量十分巨大。
上万人的工程队,经过近两个月的施工,才铺出不到十里长的水渠干道。
不是缺石料,就是受到附近渔民的干扰。
工程进度很不顺利。
这次林丰又送过来好几千鞑子俘虏,加入到施工队伍中。
计付成暗自咧嘴。
原有的俘虏,已经近两万,现在又多了好几千。
自己一千军卒,一个管理不好,就会出大篓子。
林丰也头疼,眼前这个水渠工程,就是个巨型的吞金兽。
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还有财力。
水渠的主干道进入镇西后,还必须建设分渠,通往各个地区。
没有机械助力,全凭人力挖掘,不但施工进度慢,而且耗费的时间长。
自己分身乏力,在外东征西讨地,无法专心搞研究。
只能是用现在的方法,继续干下去。
等两个水利专家介绍完了施工情况后,计付成悄悄示意林丰,到一边说话。
两人来到一旁,计付成躬身说道。
“林将军,末将有个难题。”
林丰点点头,示意他继续说。
“这洪庆湖四周的渔民,经常过来闹事,赶走一次,过不两天,就又来一次,已经多次打伤我们的民夫,还偷走了不少石料扔进了湖里。”
“哦?”
林丰也才知道这个事情,皱眉往四周扫了一眼。
确实,自己的水渠工程,妨碍了周围渔民赖以生存的水资源。
水渠建设的宽大,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,一旦开渠引水,洪庆湖的水位肯定要大幅度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