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85章 登岳送剑(1 / 2)

不过这几天我还有个重要任务,就是提前去一趟泰山。

但这可不是去踩点,而是去寻找我那位远房亲戚——青云道长。

白芳和棍子一听我要去泰山,非要跟着一起,我果断拒绝了。

我耐心解释:

“人多眼杂,就像咱们之前商量的,总感觉背后有双眼睛在盯着我们。要是我们大张旗鼓地一起去泰山,指不定又会引起那帮人的注意。

我一个人去不显眼,也不会给青云道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
我寻思着,要是这次去没找到他还好,万一找到了,把木剑交给他的事儿被外人知道了,青云道长恐怕也会有危险。所以,这次行动必须严格保密。”

事情就这样暂时定了下来。

回到家后,我简单收拾了一下,背上一个小背包,里面装着那把木剑。

那把木剑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起来,和面包、饮水等食物一起塞进背包,打算混淆视听,免得被外人盯上。

第二天一大早,我就搭上了去泰山的城际长途车。

不到九点,便抵达了泰山红门。

其实,泰山红门这条观光路线我以前走过,这是泰山最主要的观光路线,沿途人文景观丰富。

但这次我身负重任,哪有心思欣赏风景。

买了票后,我便径直踏上了登山之路。

我心里盘算着,得先到碧霞祠打听一下青云道长的消息,不然这么满山遍野地找,肯定不是办法。

泰山,作为中华五岳之首,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,蕴含着深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。

自秦始皇起至清末,先后有13代帝王亲自登上泰山封禅或祭祀。

山上留存着无数文人墨客乃至帝王的墨宝,既有寺庙、宫、观等几百处古遗址,又有大小碑碣、摩崖石刻2000余处,简直就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活博物馆。

我穿过红门宫,在万仙楼买了票进入景区。

往前走了一段路,经过革命烈士纪念碑,在着名的“风月无边”(即“虫二”)石刻旁停了下来。

我坐在石刻后面斜坡的碎石上,喝了几口水,装作若无其事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。

因为我来的时候既不是节假日,也不是周末,所以游客不多,寥寥几个行人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。

我这么做可不是为了欣赏风景,而是要确认有没有人跟踪我。

之前发生的那些事儿,让我不得不高度警觉。

确定无人跟踪后,我才继续向山上走去。

一路上,我经过斗母宫、经石峪、奉安纪念碑,来到了中天门。

抬头望去,那悬在天边的十八盘,仿佛是大自然设下的巨大挑战,既让人心生敬畏,又充满了诱惑。

我在中天门停下脚步,买了个泰山特产煎饼,一边吃一边再次观察身后状况。

这儿游客众多,很难判断有没有人是跟踪我来的。

我忍不住自嘲,或许是自己太过敏感,有点草木皆兵了,总不能见谁都怀疑是来抢那把破木剑的吧。

索性把这次当成一次普通旅游,放松放松心情也好。

于是,我心一横,抬头望向云雾缭绕的山体,调整了下心态,继续攀登。

途经十八盘,过了南天门和天街,再往上走没多远,就到了碧霞祠。

碧霞祠,供奉着道教尊奉的女神碧霞元君,俗称泰山奶奶。

传说她是东岳大帝之女,道经里记载,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,在泰山修道成真,位证天仙,受玉帝之命,统领岳府神兵,察照人间善恶。

每年都有超百万的香客游人登上泰山,就为朝拜碧霞元君,祈求神灵福佑。

我站在天街向上远眺,只见碧霞祠在白云的缭绕下,金碧辉煌,宛如天上宫阙,气势非凡。

走进碧霞祠,我背着背包在祠内来回转悠,想找一位年长的道士,问问青云道长的消息。

可找了半天,只看到一个年轻道人,估计还不到二十岁。

我心里犯起嘀咕,这“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”,问他能问出啥来?

可也没办法,只能找他试试了。

简单寒暄几句,小道长发现我不是来进香的,顿时有些不耐烦,也不搭话,随手往后一指,说:“我刚来,你说的事儿我不清楚。你去后殿问长老吧。”

我无奈地顺着他指的方向,来到后面的正殿,也就是供奉碧霞元君的主殿。

这里烟雾缭绕,前来朝拜的人不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