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轻宛悠悠转醒,周身仿若被重石碾压,疼痛钻心。她的伤势过于沉重,身旁之人皆投鼠忌器,哪怕是大夫,面对她这副惨状,也只能皱眉摇头,不敢贸然施为,只能任由她静静平躺着。
苏醒之时,入目所见,唯有陆璟守在榻边。苏轻宛错愕,她未曾料到,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里,陆璟竟会毅然折返淮南,更不敢奢望自己能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。
她以为自己会战死在这片沙场,以热血殉了淮南这片土地。昏迷前,她意识已然模糊,脑海中却只有一个念头,如同紧攥不放的救命稻草:中州的兵马,快点来,再快些!
她拼尽全力,争分夺秒,一心只为拖延时间。西南路途遥远,若中州那边看到烽火狼烟,即刻发兵,轻骑日夜兼程,理论上是能够及时赶到淮南的。可她最怕的,便是中州的知州因一己之私,不肯出兵救援。
她和麾下这群将士,早已抱定了以身殉城的决心,她只盼着中州的援军能及时赶到,救下淮南的万千百姓。
西林军队向来恶名远扬,若真让他们攻破淮南城,屠城惨案必定会再度上演。她满心期许,愿淮南能熬过这场劫难,日后得以重建家园。只是命运弄人,谁能想到,她竟能奇迹般地活下来。
陆璟轻声在她耳畔说道,淮南城的危机已然解除。陆念青回来了,此刻正在接管军权,同小宁将军一道,紧锣密鼓地部署城防。
中州的援军也已赶到,西林边境军被打得节节败退,一路退到了兰宁河边。苏轻宛目光怔怔,直直望向门外。阳光透过窗棂,洒下一片暖煦,视线所及之处,明朗清晰。可她眼中却没有半分暖意,晨风死了,绿竹也死了。
在她昏迷之前,亲眼看着绿竹为了护她,被敌人残忍杀害。那小丫头,毫不犹豫地挡在她身前,以柔弱之躯,赴了这生死之约。
绿竹、晨风和青云,皆是自幼被当成死士培养的。在他们的信念里,主辱臣死,每一个人都曾历经严苛训练,时刻准备为她挡枪、挡刀。
他们对她忠心耿耿,只要能救她性命,皆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生命。“淮南军……还剩多少人?”
苏轻宛声音沙哑,打破了长久的沉默。山匪人数难以精确估算,约莫四千人,轻骑和护卫队原本有五千人,可出城奋力拼杀之后,已不足四千人,折损过半。
陆璟闻,神色一黯,陷入了沉默。苏轻宛见状,缓缓闭上双眼,泪水夺眶而出。陆璟抬手,动作轻柔地为她擦拭着眼泪,想要安慰,却一时语塞,不知从何说起。
苏轻宛在这场战役里,不管是防守策略,还是主动进攻的决策,都做得堪称完美。无奈敌众我寡,西林军又是突袭,淮南城这边,将士兵力不足,军需物资匮乏,弓箭射得一干二净,火油也消耗殆尽。
主动出击,已然是他们绝境之中的唯一出路,若只是死守城门,那无疑是待宰的羔羊,毫无还手之力。
“我没事。”苏轻宛强撑着说道,可那满脸的哀伤,却怎么也藏不住。
好在城中有陆念青、小宁将军和云知州主持大局,中州调配的军需物资也陆续抵达。士兵们驻守城外,时刻警惕外敌来犯,淮南城也渐渐有了些许生气。
陆璟除了悉心陪伴苏轻宛,余下时间便是去巡防,时刻关注城防情况。朝廷已然知晓西林边境军突袭淮南之事,长公主也在四处筹措物资,准备运往淮南,支援前线。陆念青如今就在淮南,小宁将军深明大义,主动削减自己在军中的威信,全力扶持陆念青立威。
陆念青身为淮南嫡亲血脉,恰似一头正在成长的幼狼,苏轻宛、小宁将军和云知州,皆将心血倾注在他身上。如今的陆念青,已然是名副其实的淮南王,在淮南的威望,仅次于苏轻宛。长公主一心想要陆念青掌控淮南,在这节骨眼上,自然不会与陆璟翻脸,反而会竭尽全力帮陆璟稳住京中局势,同时助力淮南渡过眼前这场危机。正因如此,陆璟并不急着回京。
苏轻宛的状态糟糕透顶,青云刚能下床,便迫不及待地赶来陪伴。
骤然失去诸多亲近之人,青云的情绪亦是低落至极。当初青衣离世时,她便尝过这般悲痛滋味,如今,却又要再度承受。只是她不敢将内心的哀伤全然表露,毕竟姑娘身边如今只剩她一人。绿竹、晨风和一众暗卫皆已战死,唯有她独活于世,青云打心底里觉得这是一种耻辱。
她满心想着,宁愿当初同绿竹一道死在战场上,也不愿这般苟且独活。
只是这话,她不敢同苏轻宛讲,生怕刺激到脆弱的苏轻宛。那日,情绪实在压抑不住,她向张怀宁倾诉了心中苦闷。
张怀宁神色温柔,轻声安抚她:“青云,我懂你心里不好受,这一仗打下来,我们都失去了太多人。我也失去了邻居,还有那些亲如兄弟、姐妹的战友。郡主在守城期间,所做的每一